“文物表情包”這股風終于還是刮到了泉州!前幾年,甘肅的“馬踏飛燕”、江西的“無語菩薩”、山東的“商代亞丑鉞”、山西的“鼓掌陶俑”等文物都曾成為網絡社交媒體上的頂流表情包。傳統(tǒng)認知里,博物館里的文物都是嚴肅莊重的,和可愛往往不沾邊。但自從年輕人成為游客主力大軍后,在他們新潮方式的解讀下,昔日高冷的文物畫風突變,變得有趣又有愛,有的甚至成為“軟萌界”的代表。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外地年輕游客涌入泉州,一些泉州文物古跡也成了年輕人表情包的“新藏品”。
據網友“木票”介紹,近期他發(fā)現自己拍攝的眾多泉州古代石像圖片陸續(xù)被外地游客朋友制作成表情包,并且在一些本土導游群內得到了傳播,形成獨特文旅交流方式。迅速察覺到游客有這類分享需求的他,干脆自己動手制作泉州石像表情包,并且貼心地注釋了這些石像的出處。網友“Yang老板”“桃子林”等人對此大為贊同,稱這批泉州石像表情形象生動有趣,配以簡單直白的職場文字,“清涼解膩”,頗受年輕人的追捧,堪稱今年夏天里的“解暑秘方”,也為外地游客打開了解泉州的新視界。
晉江草庵的摩尼光佛造像表情包
泉州洛陽橋頭月光菩薩表情包
自從成為世遺之城后,泉州的城市文化自信獲得進一步提升,也為講好文化故事、發(fā)掘文物古跡價值提供了新的路徑。歷史上曾有多種宗教匯聚泉州,并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古遺址遺跡,其中不乏造型各異的精美雕像。除此之外,泉州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民間信仰宮廟,它們遺存的文物古跡燦若繁星。泉州地區(qū)著名的古代石造像,人們可能早已耳熟能詳了,如清源山的老君巖造像、碧霄巖“三世尊佛造像,開元寺的唐代觀世音大士造像、印度教毗濕奴造像,威遠樓石獅子,安福寺唐宋佛教造像,晉江草庵的摩尼光佛造像,泉州海交館的元代景教“四翼天使”,洛陽橋月光菩薩、橋頭石將軍等等。存世的泉州古代石造像數目龐大,覆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其中又以宋元時代的居多。這些造像堪稱時代佳作,它們不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其背后的種種傳說、故事同樣惹人驚嘆。年輕一代將泉州石像制成表情包,本身也是對泉州文化的一種熱愛。
石獅永寧城隍廟石獅子表情包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的社交方式也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網絡表情包在現代社交中扮演重要角色,取代了傳統(tǒng)標點符號,成為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生動且反映現實生活狀態(tài)的表情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巧妙地替代了冷冰冰的標點符號,成為了跨越年齡層表達情感、傳遞心情的新寵。無論是喜悅、悲傷、憤怒,還是調皮搗蛋,這些小圖標都能找到恰當的方式來進行表達。當下年輕人又嘗試以表情包的方式去解讀城市的各類文物。當泉州文物跨越了時空界限,與當下流行的表情包文化相結合,千年前的文物變得更生動、鮮活,也讓更多人對文物充滿了探知的樂趣。
網友“小楠”一直對古代石造像文化非常感興趣,她強調自己在看了這些泉州石像表情包后,萌生了要和朋友一起去現場參觀的想法。寧波游客小陳則呼吁大家在享受表情包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要關注它們背后的故事與文化。每一尊石造像都有其獨特的來源與意義,了解其背后故事能找到與在地文化的情感鏈接,由此產生更多的共鳴。
每一尊石像都藏著泉州生活美學
古老工藝有了新的“圈粉”渠道,年輕一族用現代臺詞解析千年匠心,輸出屬于現代社會的情緒價值,表達對泉州文化的熱愛
核心提示
泉州雕藝在世界雕藝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的一朵奇葩,泉州雕藝歷經一千多年的繁衍、發(fā)展,有著輝煌成就和獨特藝術魅力。近年來在年輕人文旅社交圈內十分活躍的泉州石像表情包,其實就是泉州雕藝的一次集中展示。這些石像凝結著泉人千年匠心,濃縮著一方山水藝術的饋贈,更傳遞一座城市最溫情的問候。
石造像的“大觀園”
泉州是古代石造像的“大觀園”。自唐而下,千年間傳統(tǒng)匠師在泉州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精美石造像藝術品。這些作品大多形象逼真?zhèn)魃?,整體富有神韻,反映出泉州人的智慧與技巧。我們現在還能瞻仰這些穿越時光的作品,不能不說是一種福氣——既是人的福氣,也是一座城的福氣。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驢友”們在游覽泉州之后,也將部分泉州石造像的圖片制成表情包分享在各自的朋友圈中,使得這份古老工藝有了新的“圈粉”渠道。
清源山老君巖造像表情包
清源山的老君巖造像算得上泉州表情包的“頂流”了。這尊高大的石像是泉州雕藝的杰作之一。老君即老子,原名李耳,號聃,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其代表作《道德經》是影響深遠的中國古代思想著作。老君巖造像高5.63米,寬8.01米,厚6.85米。坐北朝南,背屏青山,巍然端坐,一派安詳自得的樣子。再看細節(jié),石像左手按膝,右手憑幾,兩眼平視,雙耳垂肩,表情自然。整座石像雕工精細,形態(tài)生動,須眉分明,額紋、衣褶清晰,頭、額、眼、髭、須雕刻夸張而不失其意,莊重中顯活潑,簡約中蘊匠心,極具神韻,更顯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莊嚴意境。我國所保存的古代老君石刻造像,大多是頭戴冕冠、身著冕服、莊嚴肅穆的帝王形象,或頭上挽發(fā)、身著道袍的道人形象,像老君巖造像這樣慈祥歡樂、長壽老人的形象,極為罕見。網友“木票”在表情包里,為老子配發(fā)“嗨,朋友!來泉州呷茶吧!”等文字,更把老君“與人為善”的形象渲染得活靈活現。
泉州開元寺石獅子表情包
與老君巖造像招呼大家喝茶的樣子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泉州開元寺內的一頭石獅子。這頭古樸憨厚的石獅子咧著大嘴,仿佛正在問網友們“呷崩了嗎?”(閩南語“吃飯了嗎”)表情里沒有一點萬獸之王的霸氣,只有對“干飯”的情有獨鐘。網友紛紛指出,這頭石獅子似乎是立在寺內的龍眼樹下,天然的“飯場”開局,其腦門正中還飄著一縷童發(fā),怨不得網友都笑它“童里童氣”“萌得冒泡”。
喜聞樂見的“打工一族”
南外宗正司遺址前的文官石像生表情包
“又是進廠打螺絲的一天。”位于泉州古榕巷內南外宗正司遺址前的文官石像生,仿佛正用“打工仔”的表情告訴世人,自己在此站崗已歷數百年風吹雨打。南外宗正司是一處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務的官署和遷居泉州的皇族居住的機構?,F在是泉州作為世遺之城的代表性古跡之一。南宋時,入住泉州的趙宋皇族子弟一度多達兩千余人,給泉州城帶來非凡的“貴氣”。這文官石像生原立于趙氏王公的陵墓前,后移至現址,迄今風采依舊,極具觀賞價值。
同樣有著“打工仔”氣質的還有泉州東西塔上的一尊神像,但他卻毫不頹喪,發(fā)出了打工一族最喜聞樂見的祝語:“跟我一起祈禱工資連升三級!”泉州東西塔是開元寺內兩座高聳石塔的合稱,東塔稱“鎮(zhèn)國塔”,西塔稱“仁壽塔”。鎮(zhèn)國塔有五層,每一層鐫刻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天神、佛弟子等浮雕石造像,其姿態(tài)、表情、服飾、持器各不相同、個性鮮明,五層共有80尊;仁壽塔規(guī)制與鎮(zhèn)國塔一樣,只是略小于東塔,塔身同樣雕有造像80尊,但工藝上略顯簡樸,線條也更加粗獷。東西雙塔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筑的瑰寶。
坐于東西塔塔脊的石人像表情包
網友曬出的表情包中,還有一尊坐于東西塔塔脊的石人像。該石像正襟危坐,好像是在等朋友。有趣的是在他身前還有小草從石縫中生發(fā)出來,難怪石像驚呼:“遲到有罪??矗屛业鹊侥_底都長草了。”
精湛石上雕藝顯露無遺
泉州九日山石亭巖大佛表情包
夏日炎炎,正是開著空調睡覺的好時光。網友在表情包中,借著泉州九日山的石亭巖大佛發(fā)話了:“已睡,勿擾。謝謝。”大佛神態(tài)安詳,雙目垂簾,一副入定的神態(tài)。石亭巖位于九日山的西峰上,是該山“三十六奇”之一。此佛像據說是五代末清源軍節(jié)度使陳洪進命工匠鐫刻的。而其所居石亭室,則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南安知縣李延基重建的,李知縣還在石亭正門題匾曰“洞天別現”。
清源山碧霄巖上的三世佛顯然比較怕熱,穿著露肩的袈衣,網友為其配文:“天氣好熱,穿個半袖涼快一下!”令人忍俊不禁。碧霄巖三世佛坐像,刻于元代,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藏傳三世佛造像。碧霄巖三世佛為摩崖浮雕,中尊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尊為過去佛(藥師佛),右尊為未來佛(阿彌陀佛),皆為吐蕃式樣。造像布局勻稱,雕工精湛。
南安榕橋的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表情包
南安榕橋的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同樣名氣不小,這尊大石佛高約5米,立于蓮花座上。表情包直接為其配文:“我想靜靜。”這可能是因為佛像兩目閉攏,身上衣褶波瀾不驚,顯得寧靜安詳,故有此一說。據《南安縣志》載,這尊阿彌陀佛造像是宋代道士依石而鑿的:“宋慶元初,道人陳大受,刳而為洞,名開化洞,平垣靜深,夏涼冬溫,前架一室,鑿石為佛。”佛像雕刻手法以浮雕為主,保留著宋代流行的雕刻風格,即以樸實莊重為主。其冠服簡單,衣紋簡化,不飾項圈、臂釧、手鐲等物,傳遞出大氣、和善的感覺。
尋找獨特泉州生活美學
泉郡接官亭外的古浮橋石將軍表情包
泉郡接官亭外的古浮橋石將軍一直是網友調侃的對象,這位鼻尖上補了一方石膏的石將軍,原本就有點閩南高甲戲里丑角的味道,自從有好心的市民給他披上紅色外袍后,氣質格外突出,眼神里到處透著精打細算又算不明白的“聰慧”。網友為其配發(fā)內心獨白:“論長相與智慧,誰能比得過我?”將他可愛的底色再次激發(fā)了出來。有趣的是,這位石將軍身邊還蹲著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石獅子,仿佛是他的得力助手。這“一將一獅”成為古浮橋一帶的“網紅代表”,游客來了都爭著與他們合影留念。
泉州洛陽橋上的護橋石將軍表情包
泉州洛陽橋上的護橋石將軍則相對要嚴肅得多,瞧他正向前探肩俯身,恰似正在盤問過往行人。網友也是別出心裁為其發(fā)聲:“跟我耍小心眼兒?哥早把你看穿!”一副嚴陣以待的形象。洛陽橋建成于北宋。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常循洛陽橋入竄泉州城。當時僉憲萬民英下令在洛陽橋中亭筑“新城”御倭,并改橋亭為寨隘。所以這些石將軍守橋嚴謹、盡職,倒也與歷史有契合之處。
府文廟靈龜絕對是泉州石像表情包里最有職場味的了,“全公司KPI都壓在我身上了!我容易嗎?”文廟大成廟建筑基本壓在這靈龜背上,難怪他會發(fā)出這樣的“抱怨”。不過這靈龜做事勤勤懇懇,背負千年重壓仍樂此不疲,也可算是最強打工人之一。供奉著孔子像的府文廟大成殿為重檐廡殿頂,這是古代中國宮殿建筑最高等級的屋頂樣式,又叫五脊殿,彰顯了孔子在歷史上的重要身份。據說在全國孔廟中,只有北京國子監(jiān)、山東曲阜孔廟有這樣的規(guī)格。大成殿前檐下雕刻的六根龍柱,寓意“六龍捧圣”,同樣也在烘托孔子尊貴的地位。
書不盡言,圖不盡意。暑期已至,不少游客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在星羅棋布的文化古跡遺址中尋找著泉州獨有的生活美學。他們深知,厚重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肌理,也是泉州最正宗的“特產”。網友的泉州石像表情包不僅展示泉州由古至今的石造像藝術,現代臺詞也是其精髓所在。二者以古今結合的直觀方式輸出了屬于現代社會的情緒價值,從而獲得年輕一族的喜愛。石像表情包流行的背后,既是大家對泉州文化的熱愛,也是對泉州旅游的偏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